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2:37 点击次数:168
生活中的实用心理《5分钟心理学》
图片
配合下方音频阅读,体验更佳。
图片
柠檬心理丨作者
Pexels、Pixabay丨图源
前段时间有位企业高管王女士找我咨询:
她疲惫地说:
“老师,我每天睡够8小时,吃着最贵的保健品,周末一定去做SPA,可还是觉得特别累。”
聊过后我发现:
她躺在床上会反复想工作群的消息,做按摩时焦虑下周的会议,即便是假期也会不停刷手机。
这就是典型的身体在休息,大脑却在跑马拉松。
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体验:
睡前大脑突然开闸:闭上眼睛开始回放上个月某次尴尬的对话;
做A想B:吃饭时盘算工作,工作时惦记家务,做家务时焦虑孩子学习;
灾难性联想:手机忘带五分钟,脑子里已经演完一部“错过重要电话导致失业流浪街头”的连续剧。
神经科学研究显示:
当我们什么都不做时,大脑仍然消耗全天20%的能量,而持续思考会让皮质醇水平居高不下,一个负面的想法需要5个积极想法才能抵消。
想太多正在成为新型慢性疲劳。
对于现代人来说,有时候缺的不是睡眠,而是“心理关机”能力。
图片
为什么我们总停不下来思考,控制不住想太多呢?
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。
1
首先,从生理层面来讲,
我们的大脑天生就是个“故事生成器”。
在原始社会时,多设想“草丛里可能有蛇”的场景能保命。
但现在:
老板没回复消息=要被辞退?
朋友没点赞朋友圈=厌恶我?
体检有个箭头指标=得了绝症?
杏仁核(警报器)过度活跃,把普通事件都标记成红色预警。
2
再来看看心理层面,
我们可能受这些心理影响:
1、反刍思维作祟
就像牛反复咀嚼草料一样,我们反复“咀嚼”某些念头:
“要是当时我说……就好了”;
“TA那句话到底什么意思”;
“万一……怎么办”。
实验证明:
持续反刍会加重抑郁情绪,就像反复翻看伤口会让它更难愈合。
2. 对“不确定”的零容忍
比起坏结果,我们更恐惧“不知道”,比如:
TA是不是不爱我了、我是不是生病了?
一旦脑子安静下来可能会触碰到不愿面对的情绪,所以大脑宁愿制造焦虑也不想待在没有答案的空白里。
3. 虚假的掌控感
我们潜意识觉得:
· 多想=在做准备
· 担忧=在解决问题
实际上,多数过度思考只是在脑内打转,就像原地踏步的跑步机,除了消耗自己的能量,并没有什么太大作用。
3
最后,我们也受社会因素影响。
现代生活就像给大脑注射兴奋剂:
看到微信未读红点,受到多巴胺刺激,就忍不住点开;
短视频15秒一个刺激,让注意力碎片化;
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成了默认思维模式。
我们逐渐失去了专注做一件事、只想一件事的能力,变得爱多想。
接下来你可以做个简单自查,看看自己有没有以下的信号:
丨经常觉得“心累”,但说不出具体原因;
丨睡前要刷手机到困得握不住才睡;
丨对别人的随口一句话琢磨好几天;
丨明明在休息,却有种“虚度时间”的罪恶感;
丨做决定时问遍所有人意见,还是纠结。
如果你中了3条以上,说明你的大脑正在超负荷运作。你该停下这样的思考模式了。
这里要澄清一点:
少想不是逃避思考,而是让你停止被思绪牵着走,思考不是问题,被思考控制才是问题。
所以你不需要自责。希望我们都能找回让大脑放松舒适的节奏。
如果你深受困扰,做不到“少想”,可以让老师会教你训练方法。
END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生活中的实用心理《5分钟心理学》 图片 配合下方音频阅读,体验更佳。 图片 柠檬心理丨作者 Pexels、Pixabay丨图源 前段时间有位企业高管王女士找我咨询: 她疲惫地说: “老师,我每天睡够8小时,吃着最贵的保健品,周末一定去做SPA,可还是觉得特别累。” 聊过后我发现: 她躺在床上会反复想工作群的消息,做按摩时焦虑下周的会议,即便是假期也会不停刷手机。 这就是典型的身体在休息,大脑却在跑马拉松。 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体验: 睡前大脑突然开闸:闭上眼睛开始回放上个月某次尴尬的对话; 做A...
生活中的实用心理《5分钟心理学》 图片 配合下方音频阅读,体验更佳。 图片 柠檬心理丨作者 Pexels、Pixabay丨图源 前段时间有位企业高管王女士找我咨询: 她疲惫地说: “老师,我每天睡够8...
据新华社报道,国际原子能机构22日说,截至目前,尚未报告伊朗三处遭袭核设施外辐射水平升高。...
证券时报网讯,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6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,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,2024年6月上旬与5月下旬相比,18种产品价格上涨,2...
每经AI快讯,4月29日,理想汽车微博发文称,2025年第17周(4.21-4.27),销量0.86万辆。...